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Ch11 assignment (1)試條列出信度的各種定義

從不同的觀點,信度可有下述三種定義
1.測驗分數之穩定性與測驗內容之一致性的程度
2.測驗的運用能從一個情境推論到另一個情境的程度
3.測驗之測量結果的誤差程度

若從真分數與誤差分數理論論之,所謂的信度就是指測驗分數的誤差量。

資料來源:周文欽,民96,研究方向-實徵性研究取向,p.339。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Ch8 試以亂數抽樣法選取高雄市五所國小校長(含E-mail)

參考周文欽的研究方法p.247之亂數表選取高雄市五所國小校長,高雄市共有88所小學,因此取前兩數字小於88的亂數,分別為14905、40958、11805、05431、50500,分別為鎮昌國小、東光國小、明正國小、獅甲國小及內惟國小

1.鎮昌國小 林慶信校長 jcmps@mail.jcmps.kh.edu.tw
2.東光國小 簡淑彬校長 pdgps@ms.dgps.kh.edu.tw
3.明正國小 李素貞校長 db1001@mail.mcps.kh.edu.tw
4.獅甲國小 曾振興校長 hsing066@pchome.com.tw
5.內惟國小 林英昭校長 sand0209@ms55.hinet.net

資料來源:高雄市教育局 http://wwwedu.kh.edu.tw/
說明:點選各級學校->國民小學(全行政區)->查詢 列有88所小學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Blackboard vs. Moodle 之閱讀摘要

  文中提到學校教師與公司企業使用Moodle的經驗談,並敘述Blackboard與Moodle這兩種數位學習平台的差異性以及各自的優勢。
  BlackBoard是網路教學解決方案的領導廠商之一。結合學術、企業訓練等不同應用領域,提供綜合性的商業解決方案,此系統為用戶提供了一套專案簡化並提高學生、老師、管理人員、後勤人員而設計的軟體產品和服務專案。Blackboard作為企業等級E-Education解決方案,其產品本身具備空前未有的深度與廣度。
  經過持續不斷的研發,Blackboard已成為業界的領導公司,為美國高等教育市場的第一品牌,根據2004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美國大學排名及Blackboard的資料顯示,美國前百大(106所)研究型大學中,有62所大學採用Blackboard 。

Blackboard 教學平台具有以下特色:
1. 穩定度高、彈性大的自訂化選擇功能。
2. 隨時擴充語言的便利性。
3. 操作介面友善,使用簡便。
4. 先進的管理系統整合功能。
5. 下載與使用出版社的線上教材內容。
6. 國際多語系介面 (Multi-Language)。
7. 支援眾多國際化數位內容標準或協定。
8. 著重客戶服務及使用意見,每年定期舉辦Users Conference。
9. 豐富的週邊資源,為客戶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Moodle的著眼點乃在於透過簡單易學的操作介面和通暢的網路環境,快速提供教師課程管理和教學活動,延伸學校教育的覆蓋率,讓學生只要透過瀏覽器,即能隨時隨地修習課程。
1.Moodle是一個開放源碼(open source)的虛擬學習環境(VLE),可以用它來建立以網頁為基礎的資源和課程。
2.Moodle這個字原初是Modular Object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 的縮寫,意即模組化物件取向的動態學習環境
3. Moodle不僅是一個課程管理系統(CMS),也是被設計來幫助教學者在網路上產出課程,像這樣的網路學習系統有時候也被稱作為學習管理系統(LMS)或虛擬學習環境(VLE)。
4.Moodle比起其他的系統有絕對的優勢就在於它是以社會建構為強烈基礎的教育學習系統。

Moodle相對優勢
(1)免費取得、快速安裝
(2)操作簡單
(3)批次建立帳號
(4)SCORM標準匯出匯入(SCORM是規範數位學習的標準)
(5)具有課程回存功能
(5)提供完整的互動式環境,如討論區、作業繳交、測驗、個人學習歷程
 
  對學校來說,Blackboard和Moodle都是優秀的網路教學平臺。Blackboard是商業軟體,大學用戶比較多,價格不匪;Moodle是自由軟體,國內用戶較少,對中小學來說,其後續服務是個問題(中小學網管的技術力量有限)。而Moodle趨近於免費的取得費用,以及多樣性的教學工具,讓Moodle平台擁有絕佳的競爭優勢,對國內高中職導入網路教學平臺,應是一個良善可行的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http://www.edweek.org/dd/articles/2008/06/09/01moodle.h02.html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Ch6 調查法實例探討、網路問卷設計。

一、研究主題
影響部落格平台選擇使用與評估之相關因素研究
二、研究目的
(一)目前使用者對部落格平台的使用樣態為何?
(二)影響使用者選擇、使用與評估部落格平台的相關因素有哪些?
(三)部落格平台選擇、使用與評估行為及其相關影響因素間的關係為何?

三、研究問題
(一)就使用者而言,透過人口變項、個人因素等面向,了解部落格使用者大致有哪些特性,並歸結出使用者在部落格中的使用樣貌。
(二)就業者而言,從使用者的特性了解其對部落格的需求及使用動機,並從不同面向探討他們選擇部落格的影響因素,進而讓業者了解部落格服務內容中各個面向的重要性,以作為日後規劃經營的參考依據。
(三)就理論而言,歸納這些影響因素後,對於探討新媒介出現後人們對網路使用的特性、模式及轉變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探討影響部落格使用者對平台服務決策過程之考量因素,由於目前國內外部落格的相關研究並不多,因此本研究較屬於初探性的研究,而運用調查法來收集量化資料實有其必要性,且本研究主題跟網際網路具有密切的關係,為了能對部落格使用者的實際使用情況有一整體性的了解,故主要以網路為工具的網路問卷調查法來蒐集使用者在部落格中的使用行為資料,以驗證研究架構。

(一)研究對象
在部落格使用者方面,本研究將其界定為「曾經使用或創作部落格的人」,亦即所謂的「Blogger」,又稱為「部落客」或「部落主」,研究範圍以台灣地區的部落格平台使用者為主,作為本研究的受訪對象。
(二)研究技術與工具
本研究所用的研究工具為「使用者選擇部落格平台服務相關影響因素之問卷調查表」。
(三)實施程序(略)
(四)資料處理程序
首先針對樣本回收的情況及樣本過濾的方式進行說明,而後論及資料處理過程則採用統計分析方法。

五、研究結果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Ch5 assignment (5) 試以一篇實際的觀察法論文為例,說明其所運用之整個觀察法的步驟(含研究主題、目的及問題)。

一、研究主題
國小班會學生自治功能探討-兩個六年級班級的觀察
二、研究目的
(一)從實地觀察中,認識國小班會可能具備的學生自治功能,進而探討國內   一般小學實施學生自治的可能性。
(二)探討影響國小班會學生自治功能的主要因素
(三)分析國小班會學生自治功能對學生的影響
三、研究問題
(一)國小班會的自治功能為何?
(二)影響國小班會學生自治功能的主要因素為何?
(三)國小班會學生自治功能對學生的影響為何?
四、研究方法
研究以結構式參與觀察進行觀察研究。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所觀察的學校位於台東縣的郊區,在研究中命名為「順和國小」,以順和國小六年級兩個班級(六智與六仁)為觀察對象。
(二)研究技術與工具
本研究運用的技術主要可分為三類:

1、文件分析
2、參與觀察法
3、訪談

研究工具方面,為避免教師及學生對研究產生不良效應,儘可能利用最簡單、最不具威脅的工具,如小型隨身錄音機、紙和筆。只有在觀察班會活動時,因為研究者一人無法同時觀察兩班,而特別使用V8攝影機,請別人協助拍攝未親自參與的班級。
(三)實施程序
研究者長達十個多月的觀察時間內,共有五十四天到達現場,每次去少停留一個小時。本研究進行實地觀察時,主要依循以下四項程序:
1、進入現場
在八月份學校開學前,研究者先與該校校長聯繫,向他說明初步的研究構想,及希望獲得的協助。取得他的同意後,才開始進行現場的參與觀察。
2、 建立關係
研究者以文化觀察者與學習者的角色進入現場,在研究之初,透過與該校師生的密切互動,取得現場人們的接納。並隨著研究的進行,持續與現場人們發展出更為親密、友善的關係。
3、蒐集現場資料
蒐集現場資料之前,會主動告知研究對象,並只在學校師生同意的原則下進行。只要可能與研究有關的資料,就儘可能蒐集,類型不拘。
4、整理與分析資料
取得資料後,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蒐集到的現場資料轉錄於電腦之中,再進行資料的編碼與分類。
(四)資料處理(文中省略)
五、研究結果
(一)國小班會的自治功能
綜合兩個個案的情況,國小班會中屬於學生自治的部份有:
1、選舉:像班級幹部和主席等,可以由學生自己提名,自己決定。
2、聽取幹部報告:透過幹部報告,幹部可以讓同學知道他的工作情況,及需要配合之處;同學也可以提出相關的質詢,進而監督幹部。
3、討論班級事務:每位學生可以就班上的缺失,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改善班級的生活。
4、建議:學生可向學校教育人員提出自己的期望,以維護或爭取自身權益。
5、決定班級事務:學生針對班級生活上所需,提出自己的構想並於討論表決後付諸實施。
這些在自然狀態下觀察得到的結果,也證實了Francis Wardlen(1978)所認為的:小學生並非沒有具備自治的能力,只是需要良好的指導。
(二)影響國小班會學生自治功能的主要因素
1、導師:班會自治功能的強弱,與某些量的研究(劉緬懷,民81)中強調的學校規模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而受導師的影響最為密切。研究者實際參與他們的生活,發現導師的觀念才是決定班會自治權的最重要因素。
2、從他們指導班會的知能來源,也可以發現到,在我國師資養成教育中,「學生自治」是非常不受重視的,使他們只能靠著本身就學期間的自治經驗來指導學生。由此我們可以清楚感受到,學校教育政治社會化功能之不可忽視。
3、要使學生自治活動能夠落實,最重要的是學校教師必須具備民主的素養。而師資教育在這方面確實有加強的必要。
(三)國小班會學生自治功能對學生的實際影響
1、學生對於透過自治方式做成的規定,會有較高的實行意願,而能表現出負責任的態度。
2、給予班會更多的自治權力,非但沒有損及教師的權威,造成師生的衝突或對立,反而讓學生更加敬愛師長,而促進師生的情感。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Ch4 assignment (7) 何種研究效度最重要?為什麼?試申己見。

研究效度分為四類,以上就四類研究效度做簡單的敘述。
(1)所謂內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是指一個研究之研究設計(research design)正確的說明研究結果,或呈現自變項與依變項之因果關係的程度(Judd, Smith, & Kidder, 1991)。
(2)所謂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是指一個研究之研究結果能普遍推論到母群或其他相類似情境的程度。研究的終極目的常是在應用層面上,所以愈能根據研究結果來加以應用的研究,愈是有價值的研究,其外在效應也就愈高。
(3)所謂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是指在研究歷程中所涉及之變項成功操作化(operationalized)的程度;換言之,妥切賦予變項操作型定義的程度就是建構效度(Judd, Smith, & Kidder, 1991)。
(4)所謂統計結論效度(statistical conclusion validity)是指正確運用統計方法解釋研究結果的程度。

Ans:
(1)我認為內容效度最重要。一般來說,研究者首先應重視內在效度。外在效度所關心的是實驗結果的可通則化問題,而內在效度所重視的則是自變項與依變項的間的因果關係
(2)如果一個研究要有高的外部效度的話,一定先要有高的內部效度;有內部效度的研究不一定有外部效度,有外部效度的研究一定有內部效度,因此沒有人會去做一個沒有推論力的研究。再者,一個實驗若沒有內在效度,則無法建立所要測量的因果關係。而一旦研究者無法確定因果關係,則所用來通則化的實驗結果,也只是一個不正確的結果。進一步來說,就算實驗結果無法加以通則化,只要實驗本身具有內在效度,就能增進我們對社會現象的了解。

資料來源:周文欽,民96,研究方法 -實徵性研究取向,P.116-127。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Ch3 assignment (8) 試述文獻探討的步驟為何?

  研究實務上,文獻探討可歸納成八個步驟,只要能確實照著做,在文獻探討方面必能盡全功,進而對研究活動有莫大的收穫(McMillan & Schumacher, 1989)。
一、提出問題步驟
  提出的問題要具體,亦即要將其形成問題敘述,也就是要用文字寫下問題的內容。從文獻探討的觀點,問題可分成兩種:1.實質的問題(substantive question)有關該問題的觀念、理論和研究的實質內容;2.方法的問題(methodological question)有關該問題涉及之抽樣、工具設計、實施程序和資料處理的方法(吳明清,民80)。
二、查索並閱讀次級資料
  閱讀次級資料的文獻,可獲得問題的初步答案,概覽該研究主題的主要文獻,並幫助研究者以比較精確的專有名詞(term)來界定問題。
  由上所述,可知文獻探討所參閱的第一類文獻,大都是屬於次級資料,其目的為對研究問題獲得初步的印象,其次是使研究問題能更具體明確。

三、選擇工具書或資料庫
  文獻探討的工具書主要有「索引」和「摘要」其所包含的種類相當多,如用手工查索(manual search)費時費力相當不經濟。近年拜科技所賜,將許多工具書或參考資料組合以來建立資料庫,進而利用電腦查索來查索文獻。使用工具書或資料庫的主要目的,是在查索比較重要的初級資料之文獻。以「青少年認知發展概況及其相關因素」這個研究主題為例,具有參考價值的工具書約有下列諸種:
1. 教育論文索引
2. 教育論文摘要
3.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
4. 中華民國博士論文摘要暨碩士論文目錄
5. Social Science Index
6. Psychological Abstracts
四、化問題敘述為查索語言
  通常研究問題敘述都較冗長繁瑣,而工具書與資料庫查索時所用的字詞有其特殊的規範和限制。這次字詞就是所謂的關鍵詞(key word)在查索時特別稱之為描述語(descriptor)專有名詞(term)。找到適合的工具書或資料庫後,還要將使用一般用語的問題陳述轉化為「查索語言」(search language)。所謂的查索語言,是指在查索資料時,可被工具書或資料庫所接受的關鍵詞語法。
五、進行查索
六、閱讀適切的初級資料
  經過文獻查索,可得到許多與研究問題有關的初級資料之文獻,此時研究者並不是將每篇文獻都列為參考文獻,而是篩選出與研究問題最有關聯的初級資料,仔細詳讀之。

七、摘記並彙整
  摘記的內容包或文獻的名稱(即題目)、作者和出處,更重要的內容是該文獻的主要研究方法與結果及發現。摘記要分門別類加以彙整。例如可依定義、理論、研究工具、資料分析和主要發現等層面分類與編目;彙整摘記的目的,旨在為日後撰寫文獻探討貨研究報告之「討論」部分時查索之用。

八、評論文獻資料
  評論就是在解釋所蒐集來的文獻資料。依吳明清(民80)的見解,解釋文獻需注意三方面的事項:
1. 要辨識先前研究的焦點,說明文獻中較少探討的部份,藉以提示未來研究的問題的題材與重點。
2. 要分析各個研究的優劣所在,做為未來研究的借鏡。
3. 要發現各個研究結果不一致之所在,並推論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藉以提示未來研究的問題與假設。(P.183)

資料來源:周文欽,民96,研究方法 -實徵性研究取向,P.96-100。